首页 >> 改革动态 >> 正文
来源: 时间: 2020-12-18 15:33:00 阅读:

盐业高质量发展受制约,发展新格局如何构建?

盐科学与化工 12月3日

PPT中国盐业协会20201201公布


中盐研究院院长朱国梁出席盐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发表主旨演讲

11月26日,中国盐业协会第八届二次理事会暨2020年(第三届)盐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。中盐研究院院长朱国梁结合近年来行业运行数据,分析了中国盐业市场情况及制约盐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,为构建盐业发展新格局提出了具体建议。

朱国梁院长指出,目前我国盐业高质量发展受到制约,主要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盐业市场受到国外价廉物优的进口盐冲击,其次国内技改优化投入不足,生产自动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低,而且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、科技投入能力不足,缺乏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,新产品研发滞后,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,食盐品种、功能均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。

通过对盐业价格走势、中国制盐产业结构、消费结构、原盐产量等多方面的市场分析,提出我国盐业迫切需要淘汰落后产能,进行企业整合重组,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优质结构,逐渐向规划大型化、经营集约化、现代化模式发展,不断增强盐业整体素质,推动由盐业大国向盐业强国转变的观点。

如何构建盐业发展新格局呢?朱国梁院长提出以下建议。

科学布局,产业升级。我国盐业高质量发展,要着眼于产业科学布局,上下游和产业与区域的协同势在必行;着眼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战,井矿盐的程控化自动化,海湖盐的大型机械现代化,在线智能化提高劳动生产率,是盐业高质量发展所必要的。海盐企业的制盐母液综合利用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(如有综合利用的企业给予减免资源税和增值税等),井矿盐钙镁泥的再资源化以及湖盐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采,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。

盐业体制改革核心是“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”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标准,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势在必行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的指示精神,我们要把食盐质量安全作为转变盐业发展方式、加快现代盐业建设的关键环节,用“四个最严”,加快相关安全标准制定,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盐安全治理体系,努力实现食盐质量安全稳定可控,加快建立健全覆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,加快检验检测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,严格把控从地上地下盐矿、海水、水源应用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,着力防范系统性、区域性风险。致力解决违规使用含有高剧毒农药、兽药、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的原料,打击假冒伪劣食盐。

实施三品战略,发力供给侧改革,发挥双循环作用。高质量发展需要产品的高端化,走质量兴盐之路,突出盐业绿色化、优质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。全面推动三品发展战略是盐改专营体制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方略,创新和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。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要从营销型转型为研发型公司,加大研发投入,研发出和消费者核心需求匹配、价格和宣传卖点一致的上市产品。同时创新改进生产工艺,自动化、智能化制造提高人均生产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提高利润率。

消费结构不断升级,新兴消费悄然兴起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,特别是伴随着“健康中国”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,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和高端化、提升盐的价值已成为主旋律。发力盐品的供给侧改革,加强国内国际双循环,拓宽国际市场,加大出口力度,拓展生活、日化、畜牧、水产、融雪、医疗、农业等其他领域用盐,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和社会的需要。

市场经济之下,盐行业需要淘汰落后产能,进行企业整合重组,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优质结构,缓解产能过剩,规范盐业合理适度发展,促进产业结构升级,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盐业整体素质,构建新的盐业发展格局,实现盐业高质量发展,从而满足市场需求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编辑:yzhch